崑曲藝術

崑曲角色

崑曲角色概說

戲曲演員在劇中扮演人物的具體分類,古稱腳色,(王國維著有《古劇腳色考》)。如男腳分老生、小生、淨之類,女腳分老旦、小旦、貼旦之類,是根據劇中人物不同的性別、年齡、身份、氣質、性格而劃分的類型名稱,在表演上各具特色。明清兩代,隨著崑曲傳奇和舞台藝術的發展,腳色分工的細類逐漸完善豐富,形成了分門別類的行當。行當是總體概念,腳色是具體的稱謂,但習慣上腳色跟行當被通用。

清嘉慶、道光間,昆曲的腳色行當定基本定型在”生、旦、淨、末、丑”五大行當之下,又細分二十小行,稱作”二十個家門”:大官生、小官生、巾生、窮生、雉尾生、老旦、正旦、作旦、四旦、五旦、六旦、大面、白面、邋遢白面、老生、副末、老外、小丑、副丑、雜。其中難度較大,最能體現班社水準和演出品質的是大面、老生、官生和正旦,俗稱「四庭柱」。近代崑劇班社一般只有十八個演員,俗稱「十八頂網巾」,少數大班社才有二十多名演員,通常班社只要十個基本家門齊全就可演出,其他家門的腳色可由家門接近的演員代扮。

還有 “武行”的名稱,是擅武行當的統稱。崑劇原無單獨的武行,清中業以後,不少崑班以武戲招來觀眾,武行遂被重視強調而成為單獨家門。大抵生扮為武生、旦扮為武旦、小生扮為武小生、老生扮為武老生等。另外,武行也泛指武戲群眾腳色或專演武戲群眾腳色的演員,所扮腳色在劇中大都沒有名字,專職翻騰打鬥。舊時武行演員大都練就各種觔斗和各種套路的
“把子”,有的還身懷絕技和絕招。過去戲單廣告上除開列重要演員的名字外,常附加 “全武行”一語,以示武打規模之盛大。

崑劇腳色家門的內涵十分豐富,他的分類除了主觀審美意識外,大致以腳色的性別、年齡、身份、地位、性格、氣質等諸因素逐步完善發展而形成。

※參考自 中國崑劇大辭典

回崑曲角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