崑曲藝術

崑曲角色

昆劇的「生」主要扮演劇中男性腳色,他的明目最早見於宋元南戲。崑曲於明代興起後,生分為正生和小生兩支,正生指劇中生行正角,小生指劇中生行副角,並不受年齡限制。清代中業以後,老生獨立為細行,生才以扮演青年男腳色為主,俗稱小生,並分出大官生、小官生、巾生、窮生、雉尾生等細行,生行的音色運用以假聲為主,真假嗓結合,表演儒雅倜儻,瀟灑飄逸。

大官生:亦稱大冠生,意指做官或戴冠的男角。大官生戴髯口,一般扮演風流韻藉的帝王或貴重之人。其表演特點是氣宇軒昂,舒展恢宏,功架持重大方。大官生一般戴黑三,少數例外,如《千鍾祿-慘睹》中的建文帝戴一字髯,以展示他倉皇出逃的狼狽相,又如《長生殿-哭像》中的唐明皇戴花三,以展示他悲痛淒慘的衰年形象。著名的大官生有:《長生殿》中的唐明皇、《鐵冠圖》中的崇真帝、《千鍾祿》中的建文帝等。

小官生:亦稱小冠生,又稱 “紗帽小生”。扮演青年的文職演員,假音的運用較大官生為多。表演要求在儒雅飄逸的基調中透出氣宇軒昂的神態,是界於大官生與巾生之間的一個家門。著名的小官生有:《荊釵記》中的王十朋、《白羅杉》中的徐繼祖、《金雀記》中的潘岳等。《琵琶記》中的蔡伯喈原歸小官生家門,但《辭朝》、《書館》兩折由大官生扮演,此屬特例。

巾生:又稱 “儒生”或 “扇子生”,多系年輕的風流書生,一般尚未求到功名,而且往往是愛情故事的主角,因此類角色多戴方巾或必正巾或手持折扇而得名。氣質注重書卷氣,又需具有折扇功底,如《牡丹亭》的柳夢梅、《玉簪記》的潘必正、《紅梨記》的趙汝舟、《西樓記》的于叔夜、《風箏誤》中的韓琦仲等。

窮生:又稱 “苦生”、”黑衣生”,俗稱
“鞋皮生”,專門扮演窮困的年輕書生。因此家門規定鑲鞋後跟必須蹋著趿在腳上,故得名。劇終多以中狀元或做高官收場,要求唱、唸音色須帶悲音,步法要略帶移步,類似拖著鞋皮,兩手經常抱胸而雙臂卻要平端,不失儒者風度。如《繡襦記》中的鄭元和、《彩樓記》中的呂蒙正、《永團圓》中的蔡文英、《金不換》中的孫俊雲等。

雉尾生:又稱”翎子生”,俗稱 “雞毛生”,指頭戴紫金冠,加插兩根雉尾的小生,大抵與武事有關。多扮演雄姿英發的青年將領或英姿颯爽而帶稚氣的將門之子。演員必須文武雙全,具有耍翎功底,是生行中具有特殊演技的家門。身段動作舒展、剛勁並常伴以舞動翎子來表現角色的心情和神態。如《連環記》中的呂布、《西川圖》中的周瑜、《白兔記》中的咬臍郎,被稱為”三副雞毛生”

※參考自 中國崑劇大辭典

回崑曲角色